登高,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承载着浓浓乡愁、万里绵绵、一碧如洗的河,那是我的母亲河!
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有雨。家乡的好友在微信传来一张照片,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随手一拍的普通照片,而是一副余音袅袅、婉转动听,会歌唱、会说话的山水墨画。
淫雨霏霏、细细绵愁,楼台院落静默在灰蒙蒙的大帐篷里,它们彼此挤着挨着在交谈、在耳语,时不时传来沙沙声。阴风怒号,似哭诉,冬梅和乔木躺在暗淡蓝光的被窝里息息鼾唱。
这幅绝美动人、歌声嘹亮的山水墨画呀!仿佛被按下了放映键,绵绵流水仿佛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沧桑故事,又好像有响遏行云、难以忘怀的经历过往,可是它仍毅然决然、不曾犹豫,一路由南往北、横无际涯。
雁城的湘江之水在昼夜不息的宿命中变化,在敢于争先的工作中拼搏。时而吞吐日月星辰于其中,时而包揽银河星汉于其内;时而化作史家绝唱雕刻、书写在水底,时而化作诗词歌赋流传、唱响于两岸。纵观江水之四季,湘江水时而化作暖暖春风,轻轻拂去岸边的桃花;时而化作魔术师的袖口掀起的一阵秋风,变岸边郁郁葱葱为红林如火;时而变作婉转盘旋、昂首望天、气吞万里的巨龙,带给茫茫大地夏季甘霖、雨露,时而变作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的母亲,在寒冷的冬天里披给孩子浓浓棉被。
我竟不知不觉的看着、看着,忘却了自己,忘却了脚下。我缓缓逐步,走至江堤岸边,舀起了一瓢湘江之水,此时才能真正明白“她”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