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水文 > 水文文化 > 党建专栏

强化监测支撑 助力水资源管理

湖南水文 发布时间: 2025-09-24 【字体:

近年来,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水资源事务部党支部立足于“水质水生态监测、水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勇担使命,强化水资源监测,着力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四强”党支部,为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支部始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全面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强化思想引领,政治建设扎实有效。扎实开展学习教育,问题查摆整改扎实有效。创新“微党课+实践”模式,开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等特色活动,覆盖党员群众100余人次。

夯实组织基础,制度执行规范有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推进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党建赋能,勇担水资源服务使命

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融合业务发展,进一步优化水资源管理效能,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刚性约束的技术支撑,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安全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础管理。在党建引领下,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坚持高站位推动,强化用水统计基础单位名录库动态管理,完成13000多个名录更新核证,并高效完成各年度全省用水总量核算及成果报告编制。

深化统计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以党建促创新,开发用水统计复核系统新增模块,集成红线目标分析、水量核定、填报审核等多项功能,实现“一市一单”数据共享及填报提醒智能化。

严格考核监督,保障目标落实。严格落实水资源调度考核机制,编制流域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强化断面下泄流量监测预警。同步推进国控站点运维,完成690多个站点设备升级改造及90多个站点计量检定,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三、创新驱动,推动水资源监测转型升级

面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需求,党支部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技术革新强支撑。支部组织党员骨干牵头完成实验室计量认证(CMA)复查换证;引入浮游生物监测自动化设备,积极开展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数据赋能提质效。依托信息化手段,支部推动建立“水质-水量-水生态”一体化数据库,2024年全年编制《湖南省水资源公报》《湖南省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湖南省主要河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监测月报》等分析报告200多份,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与应用。

科研攻关破难题。支部联合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开展“江湖关系新变化下洞庭湖区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策略研究”等课题攻关,持续推进东洞庭湖地区内湖的河湖生态评价,助力推动全省在“一江一湖四水”主战场的河湖统筹治理和水生态保护。

四、服务民生,守护饮水安全生命线

党支部始终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织密农村饮水监测网。党员先锋队带头深入基层,全年完成1100处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其中千吨万人以上工程700处,株洲市连续7年将农饮水监测纳入“民生100”工程,惠及数百万农村群众。

筑牢城市水源屏障。支部牵头对43个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站实施24小时动态监管,确保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护航农业灌溉安全。在衡阳欧阳海灌区,连续3年开展灌溉水质评估,系统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五、生态优先,绘就河湖治理新画卷

党支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保护一线彰显担当。

守护洞庭湖生态底色。党员突击队全年开展洞庭湖底栖生物群落等水生生物监测研究,布设监测站点45个,完成枯水期与丰水期生态采样分析,为湖区生态修复提供关键数据。

创新生态流量监管。将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工作列入水文测站任务书,对断面生态流量实施预警调度,全省重要河湖控制断面逐个编制并实施生态流量保障预案,实现“预报预警—预案启动—调度响应—效果评估”生态流量保障闭环管理。

下一步,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水资源事务部党支部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着力提升水质水生态监测能力与水资源管理服务水平,为全面落实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区域用水安全提供坚实的水文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


信息来源: 水资源事务部 作者: 凌向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