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是郴州人民每年的“必答题”。“清明”期间,郴州就迎来了第一场“考试”。近日,郴州地区普降大雨,境内的河流水位迅速上涨,洪水如滔天巨兽一般向沿岸居民袭来。还在刚刚入汛的第六天,武江黄石站、南花溪明星桥站就经历了2024年的第一次超警戒洪水过程。
为切实做好本次强降雨测报工作,郴州水文中心提前部署安排,在“清明”节前下发了关于做好暴雨洪水过程测报工作的紧急通知,随时关注各县市区境内的河道水情情况,密切监控实时雨水情的变化以及上游水库的下泄情况,并要求水情科加密雨水情会商、精准研判水情趋势,同时滚动预报洪水过程。
自4月4日以来,水情科全体人员奋战在岗位上,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及降水情况,实时监测降雨数据,用科学的手段对郴州市各主要河流进行洪水涨势的分析研判,并做好滚动预警预报。水情科提前2小时做出预报,预计武江黄石站洪峰水位为199.70米,南花溪明星桥站洪峰水位175.60米,黄石站实测洪峰水位199.57米,明星桥站实测洪峰水位175.46米;水情科预计黄石站6日晚上22时前后退出警戒水位,实际情况22时15分退出警戒水位。洪峰水位与退警时间都与预报值相差无几。
截至目前,郴州水文共发布蓝色预警5期,升级调整发布黄色预警3期,发布水情快报7期,发布水情“136”简讯2期,与市应急局视频会商3次。
基层测站的职工和应急监测队员们也在不分昼夜、并肩作战,克服电力中断、水面漂浮物多等重重困难,在河边冒着雨,有条不紊地开展洪水测报工作。虽然现在监测设备已经高度自动化,但是完成一次洪水流量监测还是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测完流量后,紧接着还需要进行计算、拟报、校报、发报。面对汛情,大家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确保第一手监测资料的精准可靠,才能让相关部门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防汛调度。
郴州水文人时刻紧绷着“防汛”这根弦,思想上丝毫不放松。郴州水文中心将继续关注雨水情变化,及时会商研判水情形势,发布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扮演好“防汛哨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