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水文 > 行业新闻 > 市州水文

“端午水”发威,常德水文闻“汛”而动,守护沅澧安澜

湖南水文 发布时间: 2022-06-10 【字体:

6月1日起,“端午水”发威,常德泡在了“水”里面。6月1日至4日,常德市累计面平均雨量达109.7毫米,其中常德鼎城区及桃源县分别达到189.1、148.7毫米,鼎城区的洞冲桥站、桃源县的芦花站、大溪站点最大降雨分别达到323.7、312.5、310毫米。6月3日20时,五强溪水库发生了建库以来历年同期最大入库洪水25400秒立米,最大出库为15400秒立米。

受区间内强降雨及五强溪水库出库洪水影响,常德境内沅江干流五强溪以下河段发生了涨幅3至5米的洪水过程,其中桃花源站出现了两次超警洪水过程。

为了打好入汛以来的第一场硬仗,常德水文人密切关注雨水情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开展测验工作,进一步加强洪水预警预报,为有效应对洪水、防灾减灾赢得先机。

提前部署,与雨水赛跑抢时间

防汛抗灾工作,未雨绸缪是关键。早在4月汛期之前,常德水文中心提前部署,本着“洪水不来、备汛不止”原则,组织职工开展水文测报实战演练,切实做好各类自动测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故障的排查与维护。

今年主汛期,恰逢“端午水”。5月下旬,沅江流域上游经历了多次强降雨洗礼,江河湖库底水偏高、土壤含水量较为饱和。进入6月,根据预报,新一轮降雨雨区笼罩范围更大、雨量更多、持续时间更长,防御形势十分严峻,常德水文密切监视流域雨水汛情发展变化,防范可能发生的大洪水。

暴雨洪水期间,常德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炳辉坐镇指挥,防汛会商室气氛紧张,与会人员紧盯电子显示屏,仔细研究分析流域降雨实况、降雨预报、河道流量过程线、水库出入库流量等。“沅江洪水会不会跟下游各区间洪水遭遇?”“现在五强溪水库总共有多少防洪库容?”“桃源水文站如何测好今年第一河高水?”大家边听汇报、边发问、边研究制定防御措施。

为充分做好迎战沅江2022年1号洪水的准备,李炳辉在会上部署了具体工作:“常德水文中心全面进入防汛紧急状态,中心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取消端午节休假;一旦发现情况,随时提醒会商,不分白天黑夜;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发布洪水预报预警,提醒地方组织人员转移;密切关注沅江流域上游降雨情况,系统研判防汛形势……”

6月2日,强降雨如期而至,暴雨倾泻不歇。本次降水主要集中在沅江流域的桃源县、汉寿县、鼎城区、武陵区,加上上游来水的影响,洪水咆哮着冲向河流,常德水文人在与洪水的赛跑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全中心上下进入防汛实战状态,按照响应机制有序开展水文测报工作。

科学预测,为防汛部署占先机

“水库上游来水了,是放掉这些水还是蓄上?放水放多少?”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做决策需要数据支撑,这些数据就来自水文部门。

目前,常德水文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管辖各类雨水旱情监测站点352个,水情科就是全市流域水雨情的“千里眼”、水库调度的“大后方”。“本次汛情监测中,我们主要关注五强溪水库的出入库流量和库水位,桃源站、常德站的水位和流量,以及沅江流域中小河流水位涨幅等数据。”常德水文中心水情科科长吴震中表示,所有站点对水位、雨量数据实现实时传输,这些监测数据在湖南省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每5分钟更新一次

6月1日17时,常德水文中心启动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迅速组建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防御工作专班,建立应急指挥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第一时间向桃源水文站派出工作人员协助做好水文测验工作。

2日的深夜,水情科防汛值班室灯火通明。强降雨范围内的桃源、鼎城、汉寿县各中小河流相继发布了洪水蓝色预警。3日8时,桃源水文站水位41.55米,距离警戒水位只有0.95米,相应流量16000秒立米,且洪水还在持续上涨,水情科持续与省中心会商,着手发布洪水黄色预警,并继续做好后续工作。

6月3日上午7时,沅江一级支流夷望溪松阳坪水位站水位105.36米,较昨日已上涨3.5米,且暴雨仍在持续,洪水还在继续快速上涨,水情科立即升级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计松阳坪水位站还将上涨1.5至2米,提醒沿岸相关单位及公众注意防范。上午11时,松阳坪水文站出现107.07米的洪峰水位,实测洪水位在预报洪水范围内,水文预报精准且预见期长,牢牢把住了防汛的主动权。

6月3日6时30分,沅江桃花源水文站洪水位45.02米,超警戒水位0.02米,常德水文中心立即向市防指报告桃花源洪水超警情况,发布洪水快报,并对桃花源河段及凌津滩水库、竹园水库等防汛关键工程和重点地区提出针对性的防御工作建议……

截至6月4日12时,已发布洪水预警10次,其中黄色3次、蓝色7次,预警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市县防汛主管部门指挥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项项工作要求、一条条预测预报预警信息、一道道高洪测验指令从常德水文中心防汛值班室飞向了各级防指及测洪一线,筑起了应对暴雨洪水的坚实防线。

无悔付出,测数据坚守在一线

“端午安康”的背后,是水文职工在一线的无悔付出。暴雨洪水过程中,常德水文中心根据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集工作人员分赴五强溪、桃源、朱家铺等站点,开展一线洪水测报,并视洪水情况加密水文监测及报汛频次。

常德水文人携带走航式ADCP、缆道式雷达波等仪器设备,抢测水位、流量、泥沙等数据。大家每次测流、看水位回来,会立即整理数据、及时发报,往往顾不上休息,就再次奔进风雨里开始第二轮测流,“不管多晚,常德水文人总能及时回复,并按要求赶到指定地点,保证完成任务。”本次洪水过程中,汉寿县朱家铺站地势低洼处就一度被洪水淹没,为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常德水文人徒步进齐膝深的水中测流,测到建站以来最高水位44.21米,最大流量565秒立米。6月2日至7日,接五强溪水库加大下泄的调度令后,市巡测队队员彭伟华、杨钟两位同志立即赶往五强溪水文站进行测洪作业,连续作战六日五晚,共实测了11份流量,实测最大流量15000秒立米。这些传回的珍贵数据,再经水情科工作人员分析会商研判,形成一套完整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流程。面对汛情,24小时水情值守人员的注意力未离开过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布满血丝的眼睛变得更加专注。

当好防汛的耳目与参谋,这是水文人从始至终的不懈追求。从每年汛前的准备工作,到汛期的防汛测报,周而复始,有相同的要求,但因为水雨情的不尽相似,在实战操作中又都是一次次的创新。结合当前汛情形势,市防指决定自6月4日17时起,解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常德水文将严防思想松懈、麻痹大意,始终坚守在测报一线,为地方防汛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服务。


信息来源: 常德水文 作者: 徐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