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水文 > 水文文化 > 水文情缘

春天的味道

湖南水文 发布时间: 2024-06-13 【字体:

大概是几次春雷几阵春雨后,还没察觉,一袭绿衣已经披上大地,醒目的嫩色铺满眼底。虫子鸟儿苏醒过来,叽叽喳喳打量着春天,好不热闹,花儿也使出全身解数,姹紫嫣红,争相开放。这时候人们还缱绻在冬季的慵懒中,没有急着迎接春天,直到菜市场里卖起春菜,才后知后觉,可不,春天来了。

洞庭湖区百姓餐桌上出现最多的春菜要数藜蒿了,黎蒿本是野生的,河堤湖岸极多,一茬一茬,摘完一波又长一波,生命力极其旺盛,当然人们只想享受极致的美味,只挑选嫩的,只吃时节里的,过了春天便无人问津。市场里也卖种植的藜蒿,但人们对野生的更有热情,经常能看到当地新闻里,大爷大妈因为去滩涂采摘野生藜蒿被一场暴雨淹得回不了家。藜蒿炒腊肉是春菜里的一绝,很难再找到与腊肉这么搭的“灵魂伴侣”,将腊肉下锅煸出油然后下藜蒿加几段辣椒壳翻炒几下便可出锅,一口下去藜蒿的清香,冲辣,溢满唇齿之间,腊肉也因此没有那么肥腻,变得清新了,瞬间让人提神,这股子冲劲把人从畏畏缩缩的隆冬中拉了出来。

当然还有芦笋,香椿。芦笋作为湖区的特色,时节性更强,一不留神,就长老了没有可吃的了,再往后就变成造纸原料了。新鲜的芦笋有股瑟味,难以下口,焯水之后会好很多,为了留住这口春味,也有人把它晒干了保存起来,想吃的时候再泡发。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焯过水的芦笋和五花肉一起做干锅,这种吃法是在踏青的时候一家不起眼的餐馆发现的,老板将一锅子焯过水的芦笋烧五花肉放在小炉子上煨着,还提醒我们要慢慢吃,越吃越有味,果真是这样,随着炉火的热力肉味笋鲜味融合得天衣无缝,一筷子下去能炫一大碗米饭,再加上门外如诗如画乡间美景,仿佛吃下了整个春天。

父亲是极爱春菜的,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同,他吃的不是味道,还有些许情怀。每次吃起这些春菜,他总是会和我们说起童年,说放学了扔下书包就回屋子里找篓子和镰刀,和大哥小妹一起去湖边割猪草,哪管什么藜蒿野菜,一心只想着割更多的草,把家里的猪养得壮壮的好卖钱。心灵手巧的祖母疼爱孩子们,哪怕生活条件艰苦,也想着法子做好吃的,祖母会摘了鼠曲草和米粉面粉一起揉了烘粑粑,沾上一点白糖便成了孩子们劳作之后的美味回馈。

是啊,我们吃下去的何止是春天,是春色,更是自己心里挥之不去的情愫。


信息来源: 岳阳水文 作者: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