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水文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闻汛出击 与洪赛跑——益阳水文中心防汛工作纪实

湖南水文 发布时间: 2024-07-05 【字体:

6月22日零点至7月2日零点,益阳市平均降雨量达348.5毫米,最大累计点降雨量超过500毫米。资水沿线多站次连续超警,其中,青山、木子两站出现超建站以来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连日来,益阳市水文人不分昼夜坚守在最前沿,观测水位、雨量,监测流量,汇报水情、预测洪水……历时10天的彻夜奋战,科学可靠的水文信息有效帮助地方政府防汛决策,应急避险,保障了洪水平稳过境,实现了无一人员伤亡面对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益阳水文人如何打赢这场防汛硬仗的?几天来他们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战士。

党建引领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连日来,市水文中心在党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水文预报测报服务,切实筑牢防汛减灾水文第一道防线。多次召开水文测报工作会议,对水文测报、水情预报、应急监测、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部署。中心党委班子主动下沉基层测报一线,对多个水文站点进行检查督查,组织开展防汛应急预演等,积极引领全体水文职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应急值守,协同作战、整体联动,积极应对本轮持续性强降雨。

面对来势汹涌的汛情,市水文中心充分发挥巡测管理优势,有着13年水文测报经验16年龄的李华,带领一组应急监测队员于青山、木子等水文站开展应急监测,凭借丰富的经验,克服恶劣条件,结合采用中泓浮标法、电波流速仪ADCP走航式、缆道流速仪法抢测暴雨洪水,测到了超建站历史的洪峰水位流量,为水情预警预报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践行党员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水文防汛测报最前线高高飘扬。机关水资源科刘边与汪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全中心应急监测号召,在完成好科室工作的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挑战,做到了24小时待命,6月下旬起即参与支援安化、赫山、南县等地,深入一线开展测流与值班工作。洪水肆虐之处,便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洪水在哪里,党员就战斗在哪里”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奉献精神。

科技赋能智慧水文

暴雨持续不断,考验接踵而至。如何在短时间内对降雨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并快速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对水情部门来说是难点也是挑战。益阳水文中心充分发挥“技防”优势,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汛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云端作业、智慧监测、科学减灾,让监测预报更有“智慧”。此轮强降雨过程中,益阳水文中心通过智慧水文信息服务平台,就水文数据传输问题,对全市89个水文站点,30个墒情自动监测站点,14个地下水监测站点以及各中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对存在通问题的站点及时进行整改,动态预报雨情水情变化趋势及幅度。

除了智能监测,无人机也在“放大招”。“以前人工测流,难度很大。”应急监测队副组长陈逸介绍,人工测验受河道流速、水面漂浮物、视线等诸多因素影响,现在智能测流,既稳定又精准。水文测报的“智慧”,在此轮强降雨期间得到了充分验证。水情科专家文一杰发布预测,7月1日20时,市水文中心水情科发布水情预报单,提前11小时预报了资水控制站桃江站7月2日7时的洪峰水位为42.70米(实际洪峰水位:42.68米,超过警戒水位3.48米,超过保证水位0.38米),误差仅为0.02米,精准的洪水信息发布,为今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程安全平稳过境益阳提供了决策依据和信息支撑。

锻造“防汛尖兵”筑牢“人才堤坝”

入汛以来,桃江防汛形势严峻。在连续多日的暴雨中,老水文人”杨昀主动请缨坚守桃江水文站,作为资水流域控制站,桃江水文站担负着防汛抗洪的重要任务。面对汹涌的洪水,水文职工王晓阳不顾个人安危,准确、及时地监测和记录水位、流量变化,他以高度的责任感站好最后一班岗,协助90后青年干部们彻夜值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绘图教学讲解。“老水文人”张智勇不顾泥泞和湿滑,带领年轻干部冲锋在前线,一次又一次地施测记录,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但毫不在意,只是默默地坚守着,为防汛抗洪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青年干部邱超、唐也晰勇战建站以来超历史洪水,青年干部谭萍凌晨及时对县域乡镇叫应服务等,这都是近年来水文中心坚持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鼓励支持专家及高技能型人才发挥他们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的指导带头作用,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对青年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技能培养提升。同时,将人才科学地分配到合理的组织结构中和恰当的工作岗位上,达到“用好一个人才,开拓一片天地”的目的。

牢记使命用初心诠释责任和担当

连续数日的降雨使土壤含水量早已达到饱和状态,防汛风险与日俱增,各基层站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关注水雨情和汛情发展趋势,在激流的河水中抢测流量,加强设施设备维护,紧盯各站水位、雨量数据,第一时间将测报信息准备高效地报送出去。入汛以来,27岁的周梦真便进入了“陀螺”状态,连续11天值守在办公室,在微信群和短信平台发布雨水情信息,做好一份份水情预报、简报,对水文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连回家吃顿饭的时间也没有。6月26日晚,市水文中心应急监测队队员汪翀、戴辉宇接到领导指示去支援竹溪坡站防汛工作,他深知事情的严重性与紧迫性,深夜驰车前往竹溪坡并在23日凌晨测得洪峰,及时准确收集到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全市水文人切实把预报预警责任扛在肩,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编制出一份份精确的水文情报预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文服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


信息来源: 益阳水文 作者: 戴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