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不走寻常路”。
自7月以来,株洲市持续晴热高温,截至当前高温日数达40天左右,株洲市各站点最长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超28天。为做好防旱抗旱水文服务,株洲水文中心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及时监测预警,积极开展防旱抗旱工作。
凝聚思想共识,抗旱服务落实处
据水情分析资料显示,8月8日至14日,株洲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3.9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33.1毫米偏少近九成。
8月15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文华主持召开抗旱服务工作部署会,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按照“7天滚动预测”、“5天研判预警”、“3天调度交办”、“1天督促落实”的7531防旱抗旱工作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水文防旱抗旱服务工作,并对做好旱情分析、低枯水测量、保障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科学部署。
8月15日14时,株洲水文中心启动了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单位加强低枯水、土壤墒情、蒸发、无雨日等旱情指标的监测,加强旱情分析,及时开展枯水预测预警。
保障农饮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当前,河道来水量偏小,水体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偏差,加强各水源地水功能区河流水质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7月18日,株洲水文中心对雪峰山水库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源地开展应急监测。“小黎,绑好安全绳、穿好救生衣,取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水资源科长杨阳时时叮嘱着在河道旁的水质取样人员,这些水质样品将被他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为地方农村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雪峰山水库水质应急监测
此外,株洲水文中心还加密河流生态流量监控分析频次,每日报送各生态流量断面的水位数据,并及时发布生态流量预警。确定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预警断面,每日向省中心报送相关水位流量数据,协同环保部门建立主要河流干旱期预警机制,为株洲市水资源配置、水源地水功能区河流水质保护等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时刻守护着株洲市水生态“生命线”
加密监测频次,直面高温“烤”验
“醴陵市董背冲、市区株洲站已处中旱,攸县东塘站、茶陵县龙家山站、炎陵县炎陵站已处轻度干旱,我们水文人要为抗旱减灾工作发挥水文力量”。
8月16日,株洲水文中心副主任谢小秋带队对渌口、醴陵等旱情较严重地区开展低枯水测流、移动墒情监测,正午四十度的高温炙烤着河面,流速仪的信号滴滴作响。“平均水深0.66m,平均流速0.10m/s”刚完成下水测量的张彪、谢威计算完测流的数据,没来得及换上干净衣物便马上加入“挖土”队伍中,一人一顶草帽、一把锄头面对“干巴巴”的土地较起劲来,随着土坑越来越深,10公分、20公分、40公分......谢威赶紧记录好这一条条宝贵的墒情数据并将各深度土壤取样带回,便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监测点。
清水江、洣水支流清江、攸水等低枯水水位流量测验,醴陵市茶山镇、东富镇、王仙镇等受旱地区土壤墒情监测......监测人员头顶烈日,挥汗测量,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始终默默坚守,直面“烤”验,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身影是烈日下最靓丽的那一道风景线。
朱亭港低枯水水位流量测验
朱亭土壤墒情监测
三门土壤墒情监测
根据气象预报,19日至24日株洲市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一江两水”干支流来水量将逐步减少,旱情将进一步蔓延加剧。株洲水文人将继续奋战抗旱减灾工作的第一线,为各级部门抗旱决策提供水文技术支撑,全力做好水文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