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摄于祁阳市白水镇农贸市场
位于永州市祁阳白水镇的农贸市场由于地势低洼,相对于周围来说是城区的“盆地”,每逢大雨急雨,附近白水河的河水便会倒灌,导致路面积水无法排出,淹没严重时,水深达3米左右,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困扰。
类似这样的城市低洼地带,因短时间强降雨或者连续性降雨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而出现严重内涝已成为城市防洪的薄弱部位,不仅影响了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早作安排及时预警
城镇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监控设备
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问题也无易事。为有效缓解白水镇“落雨大,水浸街”的城镇淹没灾害,永州水文中心秉承着让水文数据“活”起来,水文服务“亮”起来的宗旨,在祁阳市城区和白水镇2处易淹区进行试点,率先建成了湖南省首套城镇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前进行城镇河道两旁低洼易淹区淹没的预报预警。
城镇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系统LED显示屏
“永州市祁阳市城镇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系统”采用淹没水深及河道水位监测与LED显示屏显示相互配合,并将现场监测采集到的信息及时传输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结合雨水情信息进行分析与预测预报,在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传送至市防汛指挥部、市政、交警、城管等相关部门。与此同时,路旁的LED显示屏同步显示易淹区域内预警、内涝水深等信息,让市民更直观的了解第一手易淹区水情信息,实现淹没预报预警及淹没监测同步进行。
该系统的设立,实现了城镇易淹区域的提前淹没预警,将被动监测方法创新为主动防御新模式,实现水文监测与预报预警方式的突破,有效地提升城市低洼地区防洪能力,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屏障。这一站点的建成,也让水文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百姓家门口。
今年5月20日,永州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其中祁阳受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湘江水位上涨影响,白水镇农贸市场和东川村主要进出村道被淹,祁阳水文局提前预警协助当地政府、公安和消防等部门,紧急转移被困群众1100多人。
创新优势支持预警
在祁阳市城区陶铸路东江桥桥头,记者很远就看到一块蓝色的显示器,像个巨大的手机立在临街面,显示屏上有两个白色模块,一个显示河道水位,一个显示淹没水深,中间有水位标志线,线上分别标有黄色线和红色线。“你不要小看这个显示屏,它里面暗藏着老百姓的安全信息。”随行的祁阳市水文水资源局局长冯永华介绍说,如果河里发大水,湘江水位超过了警戒线时,显示屏就会出现淹没水位,市民只要看到淹没的深度,就知道自己是否安全,是否需要搬离。
2019年7月14日摄于祁阳市区东江桥路段,内涝严重,需要船只才能通行
自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当地的政府、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定时来查看数据,只要发现河水接近警戒线,就立刻启动防汛预警,通过广播、短信、走街入户等方式通知附近居民撤离危险区。
记者看到东江桥的两端都是低洼地段,而站点正处于低洼地势的中间部位。冯永华指着东江桥方向说,离这里间隔约1公里的地方,属于老城区,地势低洼,在那里还有一个站点。自从有了预警提示,政府、社区工作人员防汛工作就十分方便了,通过显示器能够对淹没水深一目了然。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祁阳市低洼地区防汛抢险的应急响应指挥水平,加强区域防洪除涝的快速处置能力,祁阳市水文局完成了祁阳市老城区、白水镇防汛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街镇级防汛信息化、智能化零的突破,通过水文平台大数据,为老百姓筑起了防汛的“数字堤坝”。同时,依托市、区两级防汛数据资源,提升了祁阳老街道水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河道水质,美化了河道景观,给老城区街道的居民们带来了切实的安心。
强劲技术实现预警
在祁阳白水镇毛家村,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以前只要涨水,毛家村的村民会被淹,特别是旧农贸市场,每年都要被淹,水淹上来了,我们也不知道多深,对救援工作十分不利。”当记者问及城镇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张宾指着在白水桥头的监测站说:“今年5月20日,是本年度以来第一次超过警戒线的洪水,我们通过观看预警系统,了解内涝水位深度,便立刻调来皮筏艇等救援工具,及时组织村民们转移到高处。”
水岸花城营销中心被淹,水深接近房顶
家住毛家村水岸花城小区的黄爱月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就是住在白水桥头农贸市场里,每年都要被淹,苦不堪言,现在有了监测预警系统,住在那里的老邻居就不用担心害怕了。
“在现有雨水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永州市祁阳市城镇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开发易淹区洪水预报预警平台,建设现场预警系统,从而达到易淹区监测、预报、预警的一体化社会应用需求,我们下一步将应用到各个县区,以及推广到全省,走出永州水文服务社会新模式。”永州市水文中心主任凌向韶表示。
永州水文职工在湘江开展洪水测流
在实现水文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永州水文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水信息采集现代化、传输网络化、处理智能化、服务产品化”的“四化”工作为目标,着力补齐水文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探索创新水文服务新路子,让水文数据更好的走入百姓生活,为百姓服务,增强水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服务功能。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沉甸甸民生情怀的具体体现,是以初心践行使命的集中彰显,是为民办实事的缩影,也是水文人用奋斗谱写时代新篇的全新展示。